[打印] [关闭窗口]



王振滔:“反着走”,杀出品牌新血路
文章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添加人:中国·搜博   添加时间:2006-8-14 9:53:45

    王振滔,这个名字曾经很多次出现在国内外各大媒体上。他行为的果敢,他思维的敏捷,甚至他道义的“叛逆”都化作一股强劲的力量,不仅使他自己所经营的奥康集团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也带动温州的制鞋企业在塑造品牌的道路上越级前进;王振滔,这个名字同时也深深地烙在许多人的心上,他所热衷的慈善事业,他所设立的奖学金,以及正在申报的个人基金,就像夏日的一阵凉风,清爽着人们的心田……他那略微有点发福的身材,以及那张始终面带微笑的脸,无时无刻不在向和他对话的人诠释着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会让第一次和他对话的人少一份拘谨,多一份坦然,并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企业的生存首先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选择,然后是营销思维的选择。一旦选定了市场和竞争对手,那么就必须在营销思维上和竞争对手“反着走”。不是试图做得比竞争对手好,而是要区别于它。大企业可以选择安全有效的方案,然后取得安全有效的成果;也可以冒更大的风险,以期更大的成功。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最安全的地方有时反而最危险。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就是一个敢于冒更大风险和竞争对手“反着走”的“拼命三郎”,在品牌塑造中,杀出了一条新血路。   


    你走,梦想离你很近   


   “你想,梦想离你很远;你走,梦想离你很近。”这是王振滔的一句名言,在奥康集团内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正是在这句正反对比鲜明的名言的警示下,王振滔以他独特的“走”法,率领奥康团队在梦想的舞台上定格了一个个炫目的画面。   


    2000年5月1日,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奥康对外承诺,凡编号尾数为“51”的人民币,在浙江地区各奥康专卖店均可按面值翻倍使用。这次促销活动在浙江市场上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抢购奥康皮鞋的狂潮,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购鞋,专卖店门口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盛况空前。通过这样一次策划,从2000年4月29日到5月1日,短短三天时间,奥康皮鞋在浙江省范围内的销售额高达1800多万元。当时有报纸报道说:“这次促销,奥康专卖店卖得只剩下货架和导购员了!走在大街上,手提奥康皮鞋的路人随处可见。”   


     王振滔的这一“走”法,和很多同行不一样,在很多商家都想借助“五一”这个大好商机赚一把的时候,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破天荒地搞起了让利活动,这种做法在当时或许遭遇了同行的唾弃,但我们不得不佩服王振滔的谋略,因为最终的赢家还是他。   


    有人说,王振滔很聪明,脑筋一转就是一个点子了,稍费点心思,就能想出一个较不错的方案。但是再好的点子,如果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上,那它永远只是一个离你很远的梦想,只有勇敢地走出去,梦想才能变成现实。  


   1997年,为了参加全国真皮鞋王的评选,王振滔顶着被很多行业大哥嘲笑的压力,勇敢地朝着自己的梦想进军。当时很多人都笑王振滔说,你们奥康就那么大的一个规模,还要去参加全国真皮鞋王的评选?我们都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企业,你们才做了几年啊?真是自不量力!王振滔回答他们的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既然做企业就要把企业做大。”在几乎没有鼓励的情况下,王振滔依然坚持自己的梦。也许是他从小的生活经历养成了他坚韧的性格,别人越是打击,他表现得越是坚强,他深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和评选组委会工作人员交涉的过程中,王振滔下面的这段话充分展示了他的果敢。“哪怕评不上鞋王,这对我们企业也是有借鉴作用的,会让我们从中找到差距。你们让我先参与进去,如果我们评选上鞋王就意味着我们和其他鞋厂拉开了距离,那么对我个人来讲会更加有信心,我有信心我的员工就有信心,我们的员工有信心我们整个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快。如果我今年评上了鞋王,我敢保证在5年之内在中国排在行业前5位,如果正常的话,我会在5~8年内排在行业前2位。”   


     王振滔的果敢,虽然表达了一位执著追梦企业家的心声,但在组委会工作人员面前,刚开始还是显得苍白无力。“这不行!你们企业不要说前10名,就是排在20名以后也大有可能。在温州,要评上‘鞋王’可没那么容易!”但是,王振滔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他明白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了解奥康的现状。王振滔接二连三地找工作人员耐心交流的韧劲,终于在某一天打动了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发现,其他参评企业,虽然规模比奥康大,但是企业家的品牌意识没有王振滔强,最后他们同意将奥康纳入参评范围。   


     在“鞋王”称号还没有正式批下来的时候,中间有一个考察阶段。聪明的王振滔,在那关键的考察阶段心生灵念,联合温州日报策划了一场大型晚会,并花巨资请来了郁军剑、董文华、李娜等当年大红大紫的歌星。这在1997年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通过这次活动,奥康争取了一个难得的展示企业实力的机会,尽管一时无法改变企业的规模,但已经在领导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原计划,1997年的“中国十大真皮鞋王”是要在当年10月份公布的,但因为考察的需要,名单直到1998年2月份才揭晓。在这中间的4个月时间里,王振滔没有像其他企业家那样被动地等待。他充分地利用这4个月的时间,将所有的专卖店都挂上“中国真皮鞋王”几个特大的字,并用红布包着。王振滔的这一做法在“鞋王”称号还没有正式公布的时候,实在是一种冒险行为。如果一旦有人告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也许是王振滔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在“鞋王”公布的名单中,王振滔找到了“奥康”两个字。那一年,温州共有3家鞋业获此殊荣。   
    在获取“中国真皮鞋王”这一殊荣后,奥康品牌一路引吭高歌,势如破竹,先后获得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王振滔个人也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中国十大魅力英才等荣誉。   


     创新,演绎多元化传奇   


    “创新发展是一种不可退却的选择。不敢挑战风险,要企业家做什么?一个平庸的企业家,安于完成现在的任务,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则善于运筹未来10年的发展谋略。”这是王振滔给自己定下的人生准则,也是给他企业定下的生存规则。  


    2003年1月9日,奥康斥资10亿元与重庆市壁山县人民政府签约建设占地2600亩的“中国西部鞋都”这一西部地区最大的民营工业园,建成后不仅会带给西部数亿元资金,还将为当地解决数万个就业机会。这是浙江企业家在西部最大的一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王振滔创造了东西部结合、共同发展的西部开发新格局。   


     在王振滔的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梦想,那就是创造属于中国鞋业的顶级名牌,进军国际舞台,与世界同步。在顺利完成“西部布局”之后,2003年2月14日,奥康在情人节的日子与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公司携手合作,双方共享网络资源。奥康就这样借助GEOX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将自己的产品行销世界,让中国制造的鞋产品第一次融入国际一流品牌在全球68个国家的5万多个销售网点。国内有专家评价,这种合作模式既借渠道和技术,又保住了自有品牌,是一种思维创新。   


     成功的背后,王振滔深深体会到,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企业的强大。他常常表达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观点,那就是品牌资产与国家的强大密切相关。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站在奥康发展的历史交汇处,王振滔深刻地认识到,在经历辉煌发展之后,必须再次调整,再次起跑,才有第二次生命,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犹如凤凰涅槃。在王振滔的这种思想指引下,奥康集团又开始了一连串大手笔的动作,理性地行动着。  


    2005年,奥康在湖北黄冈建设高档商业步行街,拓展着中国鞋业市场的领地;王振滔还将发展的目光瞄准生物制品这一领域,开拓出集团发展的另一片绚烂的天空。   


     2006年的第一天,斥资2亿元人民币、百家品牌企业入驻、有“湖北第一街”美誉的奥康商业步行街开街迎客。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中国中部重镇黄冈告别没有步行街的历史,迎来新一轮的商业经济崛起。对于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作为“中国鞋王”的王振滔有着理性的判断和自信。“首先,商业步行街这种业态模式,适合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地级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其次,奥康步行街无论到哪里,都会有大批的品牌企业跟随,保证了品质和品位;第三,奥康所有的步行街都是旧城改造项目,选址保证了能聚集商业步行街所需要的商气和人气;第四,在每个城市都会结合当地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元素,与当地发展相协调,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标性商业集群。”   


     “引进一个人,繁荣一座城。”黄冈市长刘善桥对奥康步行街项目如此评价。追本溯源,湖北是王振滔卖出第一双皮鞋的地方,内心深处怀有一种报恩情结的他坦言,作为一个企业,奥康的行为只能也必须以市场为根本出发点,既然要做,就必须做有竞争力的、最好的、能保持50年都不落后的品牌,而不仅仅是一个产品。   


     更令人赞叹的是,“联合100家品牌,打造100条商业步行街”已列入奥康下一步的发展规划。除黄冈步行街外,奥康在河南、云南等地的第二条、第三条商业步行街也正在筹划之中。   


     品牌,源自信誉的守诺   2006年2月26日,由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出的“2005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揭晓,“奥康”品牌从2004年的16.98亿元上升至24.76亿元,品牌无形资产平均每天增值200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国际公认的全球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了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奥康”品牌以66.2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79位,居温州入榜企业之首;2006年7月11日,中国品牌研究院又公布了145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名单,奥康入选皮鞋行业标志性品牌,成功摘下皮鞋行业最高荣誉桂冠……   


     看完这接踵而至的品牌荣誉,我们在为奥康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心生一份探密的好奇:是什么让奥康的一切改变得如此美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用了4个字:企业文化。   


     在王振滔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匾额,匾文写道:“言必信行必果”。王振滔说这就是他的座右铭,也是奥康人共同遵守的法则。在18年的风雨历程中,王振滔一直把信誉视为奥康的生命线。“丢掉什么也不能丢掉信誉!”从王振滔经常教导员工的这句话中,我们似乎感觉到了他身上所散发出的独特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同时也彰显着一个王者气概的果断。用来诠释这种魅力的事例,在王振滔身上不胜枚举……  


    1999年,一批发往日本的鞋子因遇到台风,而无法发货,等台风过后,离交货时间只有两天,如果按原计划海运就无法按时抵达日本。王振滔拍板决定,空运。这一突然的决定,无形之中加大了这批鞋子的生产成本。   


     2000年,奥康集团为国内某著名企业生产了一批皮鞋。因其中一部分商标标识贴得不够规范,在抽检时,不少人认为这点小毛病没关系。王振滔得知后,只说了两个字──剪掉。   2003年,奥康集团在意大利客商的一笔订单中将成本少算了1美元。当属下请示王振滔是否与外商洽谈加价时,王振滔说:“既然签了合同,就是亏本了,这笔买卖也要做。”   


     2005年6月,意大利GEOX公司的一份传真让正在北京出差的王振滔立刻返回温州总部。原来,奥康集团在4月份接下了GEOX公司一笔30万双皮鞋的订单,要求在8月10日之前交货。而当时集团总共才生产了两万多双皮鞋,按这种进度,根本完成不了30万双的产量。一头扎进奥康国际品牌产业园的王振滔在车间里来来回回地走着,他在观察员工,也在思考缘由。  


    在车间的日子,他一住就是一个月,每天都和车间工人们同吃同工作。没过多久,王振滔发现了这其中的原因所在,在车间里生产的那一批员工全部是新招的。他马上将员工进行分批动员。他问员工:“你们一分钟时间里最多能鼓几次掌?60次,80次,还是100次?……”于是,他让大家比赛,优胜者的奖品是一本书。30秒时间过去了,员工鼓掌的次数多少不一,但有人已经鼓到了180次。擅于抓住时机的王振滔告诉大家:“其实人的潜力很大,关键是要相信自己,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一番激励的话语,让原本沉闷的员工们沸腾起来。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一条以前每天只做600多双鞋的生产线,改进后产量翻了一番,最高做到了1400双。用王振滔自己的话说:“奥康用20天的时间,再造了一个奥康集团!”   


     “对员工说实情,用坦诚的态度与他们沟通,是激发大家斗志的关键。当然,我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国外的客户明白奥康有制造高质量鞋的实力,我还要保持按时供货的信誉。”   


     反着走,顺了心   作为奥康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现在花心思考虑更多的是集团的未来发展方略与品牌的国际化,在国内外飞来飞去已经成了王振滔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律。在这种忙碌的生活历程中,很多风景优美、秀色可餐的城市都让这个充满浪漫情调的企业家赏心悦目。但是当记者问他最刻骨铭心的几个城市的时候,王振滔沉思了片刻,脸上的表情,仿佛把我们带进那一段尘封的往事。   


     1987年,王振滔告别跟着堂舅学木工的漂游生活,迈出了自己创业的步伐。年仅22岁的他背着铺盖南下北上,转战千万里,足迹几乎踏遍了中国的每个角落。最终,他将落脚点选在了武汉。王振滔用承租柜台,提前交纳租金的办法拿到了一节半的柜台,仅一个月,他的半个柜台的销售额,居然比商场其他10个柜台还高。   


     正当王振滔推销皮鞋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时,1987年的一场围剿“温州鞋”的暴风骤雨席卷全国。在杭州的武林门广场上,一把火烧掉了5000多双温州鞋……温州鞋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王振滔同样未能幸免。他与朋友在武汉合租的柜台被当地工商局给查封了,价值20多万元的鞋子也被没收了。眼看着鞋子被工商部门以5元一双在市场上出售,王振滔心里很不服气,就决定同武汉工商部门打官司,最后他胜诉了,可只获得2000元的赔偿。这次围剿对王振滔的刺激很大。1988年3月,王振滔筹集了3万元资金,买来一台制鞋机,请了几位手艺不错的制鞋师傅,正式开张制鞋。整个厂房其实就是他家里一间房子的一角,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式作坊,他为自己的产品想了个朗朗上口的商标──奥林,这也是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奥康皮鞋,温州制造!”王振滔扛着自己生产的皮鞋,重返武汉。他把自己亲手生产的皮鞋送到武汉大大小小的商场,但人家愣是不收。好不容易以试销的方式,把鞋子摆进了汉阳一家商场的鞋柜,可一连半个月,就是无人问津。  


    有一次,他急中生智,一大早在柜台前大模大样贴上一纸告示:“这不是被焚烧的温州皮鞋,而是经久耐穿的奥康皮鞋,保质期六个月,出现质量问题,以一赔二。”终于有一位男顾客,小心翼翼地买了一双。王振滔立刻递过一支笔对他说:“请留下您的通讯地址和姓名,您将是奥康永远的荣誉顾客。奥康将来如果能做大的话,您将永远免费穿奥康鞋!”   


    武汉对王振滔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在那里他卖出了第一双鞋,并由此找到了创业的激情;杭州和上海对王振滔来说同样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在那里他给蒙羞多年的温州人正了名。     


    1999年,在杭州市郊中村,经过数年卧薪尝胆,已经使奥康赢得市场美誉的王振滔和浙江省、温州市领导在那块让温州人蒙羞的土地──杭州武林门广场,点燃了第二把火,把从全国收缴的假冒温州鞋付之一炬,为温州人正了名,也为温州正了名。这把火载入了温州经济发展的史册。与此同时,王振滔高举“温州制造”这杆大旗,挺进了上海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个别温州企业不敢在自己的产品上标注“温州”字样。为重塑温州人的形象,2001年3月,王振滔做出一个令同行们震惊的举措:是年3月15日,奥康毅然举起“温州制造”的大旗,把专卖店直接开到中华第一街──上海南京路上。而10年前也就是在这条街上,许多商家竟相打出这样的牌子:此店无温州货。    


    王振滔出手不凡的策划和谋略,给人一种清晰的感受:真正成功的商界精英,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成功的企业家总能审时度势,推陈出新,创造一种别开生面的局面。王振滔向记者透露,奥康正准备实行网上销售,24小时派人送鞋上门服务,此外还将为消费者订制个性鞋,消费者只需要将脚放在电脑仪器上测量一下就可以,公司将根据消费者的脚型数据生产个性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夜,将会是奥康又一个惊艳之夜!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入世以后,众多国际品牌鞋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在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博奕中,包括奥康在内的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深信:梦想是走出来的!   


    后记:采访结束后,我们随同相关工作人员在奥康集团的餐厅就餐,餐厅很大,装修得亮堂明丽,就在我们入座的一刹那,我突然眼前一亮,一位身穿粉红色T恤的中年人和一位车间员工正面对面坐着用餐,时而还亲切地交谈几句。随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王总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对待员工就像自己的亲兄弟。”这又让我想起王振滔刚刚回答过的那个问题:对我最有恩的人其实就是奥康集团的员工,没有他们过去的努力,就没有奥康的今天,没有他们今天的努力,就没有奥康的明天!   


    链接:王振滔,1965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作为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十大策划风云人物、中国十大魅力英才、中华慈善大使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 15 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王振滔把个人资产的6%用于慈善,排在福布斯“2005中国慈善榜”的第53位。同年4月,依据2003年以来的慈善捐赠总额,王振滔名列胡润“2005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第8位。


 
您的名字: 
 您朋友的邮件地址: 
 请输入验证码: 
   
 

[打印] [关闭窗口]
[]